查看原文
其他

驻地招募 | 新造空间X泼先生:2018年联合驻地写作计划

MAKING SPACE 新造空間 2023-01-30

方志,在于“辩方经野、因人纬俗”,成一方之志;小说,源自“稗官野史、街谈巷议”,为世情之说。方志记实,关乎现场经验,小说写虚,关乎想象历险,而方志小说将两者杂糅,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开启协商性的在地写作。(“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展览前言摘选)

今年9月,新造空间受邀成为“方志小说”第二期的入驻地之一将与更多的“写作者”共同挖掘新造经验。作为社区中的独立空间,创作与交流将是此次驻地的基础。新造空间将为驻地创作者提供几个不同视角下的新造经验,同时,我们也确保创造者的自主性。我们冀望驻地计划能作为新经验的开端与实践,而非固有方法的重复;我们更认可驻地作为自觉的行动过程而非理论的堆砌。于此,期待更多跨领域的“写作者”的加入。



2017年7-8月,“方志小说”发起联合驻村写作计划,从公开征集的41位申请者中邀约了18位作者,分别前往云南普洱的翁基、贵州黎平的地扪、浙江丽水的石仓、福建厦门的后田和广东东莞的新基等5个村落,开展了为期数周的在地写作。

2018年2月,在左靖老师及其团队的鼎力支持下,“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在安徽碧山工销社开幕。《碧山》杂志书第11期的专题将全面呈现这次联合驻村写作的成果。


从征集到驻村再到展览,恰好一年的时间,今年的9月,方志小说发起“第二回”,并希望以后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容纳更多村庄和社区,支持更多的驻地写作名额。


▵ 左靖主编《碧山》杂志书,11期“方志小说”专题,即将出版


▵ 厦门后田驻村写作:榕树头小剧场,摄影:舒柏廿,2017


▵ “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展览现场(展厅一),安徽碧山工销社,策展人:周功钊、龙奕瑭、芬雷,摄影:张鑫,2018


“方志小说第二回”,把驻地空间从村落延展到了城镇,2018年,“方志小说”联合了两个自然村落:浙江泰顺县的徐岙底村、安徽黟县的潭口村,四个城镇社区:安徽休宁县的齐云小镇、福建泉州市的华侨新村、福建厦门沙坡尾、广东广州番禺区新造镇,共六个地方加入2018年的联合驻地写作计划。


 “方志小说”联合驻地写作计划,旨在从地理方域的现场纹理出发,从地方记忆的人文肌理出发,基于文学文本、图片摄影、影像视频、声音档案、艺术实践等多种可能的形式,进行一场“经验并实验”的写作之旅。




广东广州番禺区新造镇


▵ 广州番禺区新造镇街景,摄影:新造小组


 新造墟集,图中为新造空间,摄影:新造小组


新造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珠江主航道横贯全镇,与广州大学城一河之隔,由新造社区与数个村落组成,主要产业为农业、工业。在新造社区至今仍保留80年代发展后的痕迹,如今不再投入使用的仓库、工厂,无人租用的老楼,缓慢地等待拆迁的到来。在政府规划中,新造社区以及附近的村落将成为大学城的延申部分,而已经投入建设的地铁周边,将成为智慧思科城与碧桂园。在新造还未拆迁的地方,居民生活依然节奏缓慢,保有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遵循传统习俗,如每月农历逢五的新造墟日,由环游周边五个镇的小商贩们在江边摆摊、赶集。在这里,除了本地的镇民、农民、渔民、外来务工者外,从2011年开始有新类型的居民入驻新造——创作者。但这里并没有发展成为典型的艺术村形态,直到今天,入驻的创作者仍是极少数。直到去年新造空间落成,艺术才进入当地居民视野。新造镇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的临江圩埠小镇,同时也因其面临着巨变而有了不同,在当前的时间节点下,新造镇的典型与非典型性,正能为创作实践提供更显田野、直接的材料。

 

▵  广东广州番禺区新造镇的码头,摄影:新造小组


 [ 计划说明 ]



为了确保每个地方的驻地写作计划顺利完成,我们采取“1+3”的形式,即由1位或多位写作嘉宾+3位驻地写作者构成一个驻地写作小组。写作嘉宾由组织方邀约产生,驻地写作者自由申请。通过申请的驻地写作者,将由组织方免费提供住宿1周,但往返交通费用需自理。


驻地期间,为了更好地完善计划,落实写作,在驻地结束之前,写作嘉宾和写作小组成员将在当地举行相关讨论活动。最终完成的成果,将有选择地进行杂志刊载、媒体发布、艺术展览或主题分享活动,寻求更大范围的讨论。

[ 申请办法 ]



1、提交切实可行的驻地方案说明(请务必说明您的写作构想和完成周期);

2、提交个人的详细简历和联系方式(您的过往经历将有助于通过申请);

3、注明申请的地方,每个地方仅限 3 个名额; 

4、原则上就近申请,即所在位置距离所申请地方不能太远;

5、申请日期:9月5日至9月25日

6、投递邮箱:pulsasir@163.com(请注明“方志小说”)

7、驻村时间:10月7日至11月31日

(不同地方时间有差别,具体将在通过申请后通知)

8、写作计划以文字为主并优先考虑文字为主的方案,亦可是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有文字部分的写作。

2018年其他联合驻地地点详情

2

浙江泰顺县徐岙底村


▵ 浙江泰顺县徐岙底村全景,航拍截图


▵ 徐岙底村村民在制作红粬,摄影:王树和


徐岙底,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是泰顺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宋端平三年(1236年)起,吴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近八百年。古村地处筱村镇腹地,但由于山体分隔,隐世独立,别具幽然之境。镇内的中国古代拱桥代表——国家级保护文物文兴桥、文重桥,与之呼应形成“古桥配古村”的优美格局。其村落形态小而古朴,卵石巷道蜿蜒,文元院、举人府等传统大院、错落的夯土民居与700年红豆杉、吴氏宗祠、乌衣红粬工坊等一同构成完整的古村落格局。此地还有着乌衣红粬制作、提线木偶、禳神节三项非遗传承,曾“家户皆粬,时各地商贾竞购,挑担脚夫辑岭头耳”,目前村内红粬制作仍代代延续。虽村民已大部分外迁,仅余十余位老人居住,但耕作的农田仍在,乡村生活场景和文化体系仍在,仍是“活的乡村”。2018年,乡村运营商“墟里”开始在徐岙底入驻,探索古村活化的模式。鼓励文化创意领域的新村民入驻,支持深谙传统生活方式的老村民回归,期望打造形成新老共处,乡村旅游业态与乡土文化活动相辅相承的创新型乡村社区。


3

安徽黟县潭口村


▵ 安徽黟县潭口村村口商店,摄影:龚艺超


▵ 安徽黟县潭口村西坑村现状,摄影:龚艺超


潭口,位于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西递镇东北部。相传已有千年历史,因地处虞山溪出山拐弯处,积有一口大潭故取名潭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潭口村是“京浙大道”的十字路口,也是徽商出入徽州的必经地之一。因清末战争的破坏,虞山溪年年泛滥,迫使人口急剧减少,历史文化破坏殆尽。后来并拢整理合七个村屯,不复当年十八村屯的盛景。潭口所辖“鸳鸯谷”为黟县人避暑消夏的不二之选。随着黟县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投向这里。2000年后黟县政府将潭口“鸳鸯谷”作为旅游景区开发开始对外招商引资。2007年开始筹备将为于谷内的西坑村(潭口下辖自然村之一)整村搬迁至谷外的潭口村。同年由投资方与政府合力建设的村民搬迁安置房动工。2009年资方撤资后安置房建设工作由政府继续主持。2013年新的资方入驻将“鸳鸯谷”更名为“自在谷”,随后西坑村民搬迁工作正式启动。搬迁工作前后共耗时一年时间,2015年起西坑村便无居民常住。潭口村的发展历史代表了更为普遍的黄山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一般性村落的现状,对于如何平衡旅游发展同个体村落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4

安徽休宁县齐云小镇


▵ 齐云山上的村庄


 齐云山下的村庄


齐云山,位于黄山地区腹地,古称白岳。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传为张三丰羽化升仙处,有张三丰墓遗址。宋方腊起义在齐云山顶有驻地方腊寨遗址。齐云山上有数百年历史的“悬崖上的村落”月华天街,另存嘉靖帝求子之观“玄天太素宫”,盛时曾有修行道士近百人,内中崖壁留有百数摩崖石刻。齐云山下周边数村沿横江(新安江上源之一)陈在,如南坑、岩前、塘头等,曾是典型的皖南村落形制,但由于齐云山紧邻326省道,是黄山市区到西递、宏村等名景区的必经之道,原村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遗留的有年代历史的古徽州建筑极少,大多为近二三十年村民自建房,徽派建筑的形制要素在缺席了宗教、家族、徽商、在地等文化内核的情况下围绕居住实用性而造,故而损失较多,留存的可辨别的美学价值极少,而这一现象,也与这些村落的生活方式演变同步相关,皖南的农事生活与经商往流以及重要的私塾教育等已割裂不复。近年,随着齐云山景区开发,山脚下新建一座“齐云小镇”,是景区配套性的特色街区,旁边还有自由家树屋营地,商业的发展与本就正在淡化的原住民文化之间,尚未形成互生的机制,而城市游客的陆续进入,对在地居民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商业三足(齐云山景区、齐云小镇、自由家营地)和故地三村(南坑、岩前、塘头)组成的切片时空里,有诸多值得观察、思考的问题。


5

福建泉州市华侨新村


▵ 福建泉州市华侨新村,摄影:鲤鱼


 华侨新村,摄影:陈毅森-美趣影像提供


泉州华侨新村约在1956建立,这个华侨聚集的别墅区选取了泉州城内上佳的风水位置,是五代时期泉州城第一个王城的宫殿区。此时正是中国号召侨资前来发展的时刻,这些回归的家乡人被赋予了新的身份。六十年代的排华潮,更多的华侨被迫回归,华侨新村周边也因此扩建工厂来接纳避难的人们,泉州城内的很多工厂既是在此时兴建,接下来的半个世纪,或留或走的问题常抛向他们,在回乡后又一次出走成为外乡人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华侨新村逐渐少了人烟,直到十多年前开始有人在此开起了西餐厅,咖啡馆等,它又逐渐被赋予了小资的情调,成为清幽的休闲之地。泉州华侨新村的建立处于这股历史浪潮中富有戏剧性的节点,相关史料甚少。它和其他的洋楼、工厂、商店、学校等至今留存在城市中的痕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份物质层的存档。通过读取这些分散的存档,常常会使人惊讶于这些日常见到的事物背后有如此宏大的叙述。作为个体的生命难以感知时间的维度,但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够超越个体的存在并且不会停止覆盖,覆盖之间存在的一层薄薄的记忆,将成为艺术家们的写作素材,和作品一起成为过去与未来的粘合剂。 


6

福建厦门沙坡尾


▵ 福建厦门沙坡尾,摄影:剑雄


 福建厦门沙坡尾,摄影:盘子


沙坡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是厦门闹市唯一的避风坞。老厦门人把思明南路从演武路至大生里铁路之间、靠海岸的地域叫做“厦门港”,对于许多以海为生的厦门港人,只有这里才是真正的沙坡尾。许多海外乡亲就只认沙坡尾,当年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漂洋过海到外面闯荡。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属于渔民的朝宗宫被周围民宅日渐挤占。本可停泊约80艘百吨位渔船和百余艘小型渔船的避风坞,因环岛路、演武大桥建设, 2004年,厦门市政府宣布废止沙坡尾渔船避风坞。2015年,沙坡尾避风坞开始清淤整治,政府陆续将所有渔船清退。2017年,因种种原因,8艘装饰性渔船回归沙坡尾避风港。

 


方志小说:联合驻地写作计划


2018



策划 ]

周功钊、龙奕瑭、芬雷


周功钊,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博士生,建筑系及公共艺术系外聘讲师,生活工作于杭州。参与导师王澍教授的建筑工程实践,并专注于村落、园林的文本写作与空间实验。著文发表于《乌有园》《筑苑》等书籍刊物,译著有《我所在的地方》([日] 隈研吾)《帕拉第奥与帕拉第奥主义》([英] 罗伯特·塔弗纳)等。


龙奕瑭,策展人,写作者。1992年生于韶山,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策展专业。2015年参与创立轴艺术项目AXIS Art Project,第一回展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第二回展“厦门肉食公司”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2016年创立独立空间404 Not Found Lab,在厦门后田开展社区的艺术实践。


芬雷,写字、做书、策展。泼先生发起人之一,记述电影联合发起人,2016年联合策展第11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谷神变”。2018年联合策展“方志小说:驻村写作联展”(安徽碧山)。


[ 顾问 ]

左靖、野骨力艺术项目、轴艺术项目


左靖,策展人,乡村建设者,《碧山》《百工》杂志书主编。2011年起,他以安徽、贵州和云南农村为基地,工作重点转向在地的乡村(镇)建设,包括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保护和再生利用,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他主持的乡建项目曾参展深圳/香港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北京国际设计周和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等。


野骨力艺术项目,由一群在世界各地游吟的艺术家与策展人在泉州于2018年3月启动的艺术计划,通过展览、驻地等形式推广当代艺术,发掘艺术家并一起成长。它源于对虚拟世界的感知,试图以一种寻宝者的视角在记忆遗迹的系统漏洞中寻找宝藏,汇编成新的开源脚本上传至现实中。


轴艺术项目,源于一句“厦门好无聊”而开始的自发性青年艺术计划,它的宗旨是发声和帮助发声,提问和帮助提问。项目第一回:《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项目第二回:《厦门肉食公司》。



赞助 ]

白灼影像、大象·家书房客栈

新造空间、美趣影像

馆驿七号度假旅馆、五排五号咖啡馆


白灼影像空间(B-JOY IMAGE),位于厦门沙坡尾,是一个追求“灼烧感”的艺术空间。在展览的方向上,白灼倾向邀请具有独立影像思考的艺术创作者,同时也尝试以一种“弱策展”的方式进行工作。展览之外,白灼也致力于艺术作品推广、艺术出版、工作坊、艺术活动组织等,为艺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搭建桥梁。


大象·家书房客栈为保罗的口袋书店在齐云小镇的“作家主题”民宿,包含10间客房(卡夫卡、佩索阿、马尔克斯等主题)、一座书店、一间咖啡厅。客栈将为此次驻地艺术家提供免费饮宿服务。


新造空间(Making Space)成立于2017年10月,位于广州新造镇穗石码头旁,由新造工作小组负责运营。在街道拐角处,设有2间独立、连续的展览空间,分别为24平米及30平米。基于此,新造空间兼具开放态度与研究功能,关注独立的、跨专业的创作者,帮助其实现更具“野味”的研究。


馆驿七号度假旅馆,位于泉州华侨新村五排七号,毗邻五排五号咖啡馆。她不仅仅是青年客栈、精品酒店的升级版,更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我们称之为“五排生活方式”,也就是在自己的故乡“流浪”的方式。让泉州人用第三只眼看泉州,感受到以往不曾有过的新鲜体验;让异乡人一下子融入泉州浓浓的闽南乡情,实现和泉州这座“谜”一样的城市的无缝对接。这就是馆驿七号想要给你带来的与其他酒店不同的入住体验。 


五排五号咖啡馆,位于泉州仅存的老别墅区——华侨新村,是见证泉州古城发展,美好故事的发生空间。五排五号咖啡馆将充分挖掘和保护华侨新村所积淀下来的建筑文化、华侨文化、历史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的咖啡文化相结合,打造一个城市人惬意的文化休闲空间。电影、美术、音乐等都将在其中得到立体交叉的展现。一切都在慢慢地滋长,就象五排五号门口的海报上写的那样:生活象是一场电影,你经历过各种角色,也有过做观众的时候。在角落里,点一杯咖啡,看岁月流转 、刹那芳华。



合作 ]

单读、《碧山》杂志书、泼先生


方志小说

申请日期:9月5日至9月25日

投递邮箱:pulsasir@163.com


(请注明“方志小说”)

方志小说Q&A

问:“方志小说”是不是用方志的方式写小说?

答:我们不排斥“小说”的形式,但“方志小说”不是号召大家写小说。我们只是强调了两种地方经验:一种是非虚构的记述,就像古代的方志;一种是虚构的叙事或编造,就像现代的小说。我们希望“方志小说”是结合这两种经验去思考,打开新的思路去工作。


问:驻地写作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住着写自己想写的小说?

答:绝对不是,请不要误会。驻地写作需要与地方有关系,不是完全写自己,而是到地方展开具体的工作,找到自己与地方可行的连接方式。


问:驻地写作的计划,需要在驻地期间完成吗?

答:不需要,而且也不现实。驻地写作计划的“写作”指的是一个切实的在地行动,需要在地方展开具体的工作。鉴于绝大多数申请者并不熟悉当地环境,所以驻地期间,更重要的是了解地方、熟悉地方,重新检视自己的写作计划,并与当地的召集人或嘉宾展开讨论,更加明晰自己的写作计划。今天信息已经非常发达了,只要有电有笔,在哪儿都可以写作,但是认识一个地方,发现一个地方,了解一些问题,感知现场,思考现场,是无论如何首先要在村子里完成的。这是我们发起这次驻地写作计划的本意。我们反对写作者把地方仅仅作为自己写作的灵感,在“方志小说”中,这种写作必须走向终结。


问:怎么来理解“写作”?必须是文学吗?

答:写作是基于现场感知的再组织,这个工作包含现场的部分,也包含逸出现场,进入新空间的部分。写作的形式不一定是文学,如我们在说明中提到的,也可以是视频、声音、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无论哪种形式,为了便于沟通和交流,我们要求必须具有文字的部分,但文字不是写作的唯一形式。



在地方,写故事,方志小说,在地写作


联系邮箱:pulsasir@163.com

END



新造空间 Making Space


新造空间希望着力于关注回归人的艺术和行动。关注个人在复杂环境中,认知、探索、表达、向外拓展的具体实践。关注在社会形态和文化观念急剧变化的时代,个体面对整体趋势、生存困局、主动作出的,有创见性的举动。





 合作联系 CONTACT 

E : makingspace@qq.com 

weibo : @新造空间

WeChat : MakingSpace2017


营业时间:24小时

office hours : 24 hours


如需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follow us


新造空间 making space 订阅号



 指引 TRAFFIC 


地址 | Address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兴华路5号


地铁 | Subway

4号线新造站A1口,可乘搭公交番85路

至新造市场,步行248米即可到达。


自驾车 | By car

导航 :广州番禺区新造镇兴华路5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